编程之面向对象与设计模式
随着面向对象的出现,给编程语言带来了很多特点与好处:
一、面向对象对于封装、继承、多态的使用及对象的唯一性的特点,从而引入了接口、抽象类、静态调用、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定义:
使用面向对象思想进行开发有以下优点:
1、易维护
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的结构,可读性高,由于继承的存在,即使改变需求,那么维护也只是在局部模块,所以维护起来是非常方便和较低成本的。
2、质量高
在设计时,可重用现有的,在以前的项目的领域中已被测试过的类使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具有较高的质量。
3、效率高
在软件开发时,根据设计的需要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产生类。使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接近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思考方式,势必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4、易扩展
由于继承、封装、多态的特性,自然设计出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结构,使得系统更灵活、更容易扩展,而且成本较低。
二、接口、抽象类的定义及差别: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为:表示内容不同、性质不同、成员变量不同。
(一)、表示内容不同
1、抽象类:抽象类表示该类中可能已经有一些方法的具体定义。
2、接口:接口就仅仅只能定义各个方法的界面(方法名,参数列表,返回类型),并不关心具体细节。
(二)、性质不同
1、抽象类:抽象类是对象的抽象。
2、接口:接口是一种行为规范。
(三)、成员变量不同
1、抽象类: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被不同的修饰符来修饰。
2、接口:接口中的成员变量默认的都是静态常量(static final)。
三、静态调用的好处与用途
1、static方法就相当于普通方法,一模一样,但是给方法分了个类。语义化代码;
2、实例化class时不会重新将static方法声明第二遍;
3、静态方法不需要所在类被实例化就可以直接使用;
4、静态方法效率上要比实例化高,静态方法的缺点是不自动进行销毁,而实例化的则可以做销毁;
5、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创建后始终使用同一块内存,而使用实例的方式会创建多个内存。
四、面向对象之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解决的是如何在整个项目中创建唯一对象实例的问题,工厂模式解决的是如何不通过new建立实例对象的方法。
1.单例模式(适合系统底层对象实例)
- $_instance必须声明为静态的私有变量
-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必须声明为私有,防止外部程序new 类从而失去单例模式的意义
- getInstance()方法必须设置为公有的,必须调用此方法 以返回实例的一个引用
- ::操作符只能访问静态变量和静态函数
- new对象都会消耗内存
- 使用场景:最常用的地方是数据库连接。
- 使用单例模式生成一个对象后, 该对象可以被其它众多对象所使用。
- 私有的__clone()方法防止克隆对象
单例模式,使某个类的对象仅允许创建一个。构造函数private修饰,
申明一个static getInstance方法,在该方法里创建该对象的实例。如果该实例已经存在,则不创建。比如只需要创建一个数据库连接。
2.工厂模式(适合系统容器实例化的依赖注入)
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或者类生成对象,而不是在代码中直接new。
使用工厂模式,可以避免当改变某个类的名字或者方法之后,在调用这个类的所有的代码中都修改它的名字或者参数。
Test1.php <?php class Test1{ static function test(){ echo __FILE__; } } Factory.php <?php class Factory{ /* * 如果某个类在很多的文件中都new ClassName(),那么万一这个类的名字 * 发生变更或者参数发生变化,如果不使用工厂模式,就需要修改每一个PHP * 代码,使用了工厂模式之后,只需要修改工厂类或者方法就可以了。 */ static function createDatabase(){ $test = new Test1(); return $test; } } Test.php <?php spl_autoload_register('autoload1'); $test = Factory::createDatabase(); $test->test(); function autoload1($class){ $dir = __DIR__; $requireFile = $dir."\\".$class.".php"; require $requireFile; }
3.注册模式(适合模型层的对象定义)
注册模式,解决全局共享和交换对象。已经创建好的对象,挂在到某个全局可以使用的数组上,在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从该数组上获取即可。将对象注册到全局的树上。任何地方直接去访问。
<?php class Register { protected static $objects; function set($alias,$object)//将对象注册到全局的树上 { self::$objects[$alias]=$object;//将对象放到树上 } static function get($name){ return self::$objects[$name];//获取某个注册到树上的对象 } function _unset($alias) { unset(self::$objects[$alias]);//移除某个注册到树上的对象。 } }
4.策略模式(适合多态、多类型业务需求使用)
策略模式,将一组特定的行为和算法封装成类,以适应某些特定的上下文环境。
eg:假如有一个电商网站系统,针对男性女性用户要各自跳转到不同的商品类目,并且所有的广告位展示不同的广告。在传统的代码中,都是在系统中加入各种if else的判断,硬编码的方式。如果有一天增加了一种用户,就需要改写代码。使用策略模式,如果新增加一种用户类型,只需要增加一种策略就可以。其他所有的地方只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就可以。
首先声明策略的接口文件,约定了策略的包含的行为。然后,定义各个具体的策略实现类。
5.观察者模式(适合不同对象、业务需求但又需要相同的操作)
(1):观察者模式(Observer),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依赖它的对象全部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2):场景:一个事件发生后,要执行一连串更新操作。传统的编程方式,就是在事件的代码之后直接加入处理的逻辑。当更新的逻辑增多之后,代码会变得难以维护。这种方式是耦合的,侵入式的,增加新的逻辑需要修改事件的主体代码。
(3):观察者模式实现了低耦合,非侵入式的通知与更新机制。
除了以上常用的5种外,还有适配器模式、原型模式、装饰器模式等等。
Jocsonme
Related Posts
分类目录
- Apache (6)
- APP-Android (1)
- APP-IOS (3)
- BI (2)
- Qlikview (2)
- BigData (2)
- Domain-Space (1)
- Git (4)
- Google (1)
- History – Articles (2)
- HTML+CSS (13)
- IDE-CodeEditor (1)
- NetBeans (1)
- Javascript (18)
- Linux (24)
- Load-Balancing (3)
- Memcached (1)
- MySQL (9)
- PHP (28)
- Laravel (1)
- Swoole (1)
- Symfony2.x – 3.x (2)
- ThinkPHP5 (1)
- Thirdpart – develop (6)
- ZendFramework2.x (1)
- Products-Design (1)
- Redis (1)
- SEM (2)
- SEO (2)
- Server-Architecture (5)
- Vagrant (1)
- Windows (7)
- BAT (1)
- Workplace (1)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 11月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